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屋頂綠化roofgreening
在高出地面以上,周邊不與地面自然土層相連的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等的頂部以及天臺、露臺上的綠化。
3.1.1 觀賞型屋頂綠化ornamentalroofgreening
選擇低矮喬木、灌木、藤本和地被植物進行綠化植物配置,并設置園路、座椅、水景和園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覽和休憩活動空間所用的屋頂綠化。
3.1.2 簡單型屋頂綠化extensiveroofgreening
僅種植地被植物或低矮喬灌木,不設置園林小品等設施,一般不允許非管理和維護人員活動的簡單屋頂綠化。
3.1.3 經濟型屋頂綠化economictypeofroofgreening
選擇蔬菜、低矮果樹等糧食和經濟作物,用于供給自己及社會日常生活需要的屋頂綠化。
3.2 屋頂荷載roofload
通過屋頂的樓蓋梁板傳遞到墻,柱及基礎上的荷載。
3.3 防水層waterprooflayer
能夠隔絕水而不使水向建筑物內部滲透的構造層。
3.3.1 耐根穿刺防水層rootresistrantwaterprooflayer
使用耐根穿刺防水材料構成的防水層。
3.4 阻根層root-prooflayer
為了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層而設的材料層。
3.5 排(蓄)水層waterdrainage/retainlayer
能排出滲入種植土中多余水分并具有蓄水功能的構造層。
3.6 過濾層filtrationlayer
防止種植土流失又能使水滲透的構造層。
3.7 基質層substratelayer
具有一定的滲透性、蓄水能力和空間穩(wěn)定性,滿足植物生長的田園土、改良土和無機復合種植土。
3.8 種植層plantlayer
種植植物的構造層。
4、屋頂綠化建筑物要求
4.1坡度
4.1.1平屋面適用于觀賞型屋頂綠化、簡單型屋頂綠化和經濟型屋頂綠化,坡屋面適用于簡單型屋頂綠化;
4.1.2坡度大于20%的坡屋面,或在其它溶氧儀導致土體滑動的因素時,應在表層土下加設防滑裝置或將破屋面種植基質做成臺階式,每階設計成花池狀。
4.1.3坡度大于50%的坡屋面,不宜做屋頂綠化。
4.2荷載
觀賞型屋頂綠化屋頂設計,其屋面荷載應≥4.50kN/m2;簡單型屋頂綠化屋頂設計,其屋面荷載應≥2.0kN/m2。經濟型屋頂綠化設計,其屋面荷載≥3.0kN/m2。屋頂綠化設計時應與原設計單位溝通或由屋面荷載驗算資質的相關單位進行復驗,并出具證明。
4.3防水
屋頂綠化屋頂應達到GB50207建筑二級防水標準,重要建筑應達到一級防水標準。
4.4排水
屋頂綠化屋頂應設計合理的排水系統(tǒng),保證暴雨后1h內排水,在排水口應有過濾結構。
5、屋頂綠化設計原則
5.1屋頂承重安全原則
既有建筑屋頂綠化設計時,應預先全面調查建筑結構等相關指標和技術資料,準確核算各項施工材料的重量和一次容納游人的數量。荷載應在屋面結構承載力允許的范圍內。
5.2種植比例適宜原則
屋頂綠化要發(fā)揮綠化的生態(tài)效益,保證有足夠的綠化面積,觀賞型屋頂綠化綠化屋頂面積宜大于60%,簡單型屋頂綠化綠化種植面積宜大于80%以上,經濟型屋頂綠化綠化面積宜大于85%以上。
5.3屋頂綠化與建筑物相協(xié)調原則
5.3.1屋頂綠化宜與建筑物同步設計。
5.3.2進行綠化的建筑物屋頂應滿足綠化對荷載、防水、防腐等功能的要求。
5.3.3應當遵循保護建筑物的原則,屋頂綠化不得破壞建筑物的結構、防水和排水等設施。
5.3.4屋頂綠化應注意與建筑物的景觀協(xié)調。
5.3.5屋頂綠化應注意與設置在屋頂的其他設施相協(xié)調,為風機,冷卻塔等設備預留維修通道和通風通道,應設計圍擋減輕風機,冷卻塔等設備對綠化種植的影響。
5.4屋頂防護安全原則
5.4.1屋頂綠化應保證與主要建筑物的原有的安全通道暢通。
5.4.2為防止高空物體墜落和保證游人安全,還應在屋頂周邊設置高度為自站立平面起1050mm以上的擋墻或防護圍欄。
5.4.3要注意植物和設施的固定安全,防止高空墜物。
5.5荷載計算
5.5.1荷載的計算應按GB50009規(guī)定執(zhí)行。
5.5.2荷載的計算應同時考慮永久荷載(如結構自重、土壓力、預應力等),可變荷載(如屋面活荷載、風荷載等)和偶然荷載(如地震、撞擊力等)。
5.5.3植物的重量應考慮植物種植后生長的重量增加值。
5.5.4確定屋面活荷載應考慮因栽植土層蓄水及產生積水引起的荷載變化。應采取構造措施防止因屋面排水不暢,堵塞引起的積水荷載。
5.5.5應考慮因大風引起的風荷載。
5.6荷載分布
5.6.1屋頂綠化種植和小品的布局,應與屋面結構相適應,荷載分布要均勻,宜將亭、雕塑、水池、小品等荷載較大的構件設置在承重墻或柱的位置,小喬木、荷載較大的喬灌木應種植在承重的柱和大梁上,并不得遷移變更位置,荷載應在屋面結構承載力允許的范圍內。
5.6.2屋頂綠化的種植土配比,植物選擇及各類設施應按照輕量化的要求進行設計,控制種植槽高度和蓄水層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