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們對交通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其安全、迅速、經濟、方便、舒適,而且要求其給人以精神上美的享受,因此,對道路景觀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道路綠化的景觀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景觀美化功能,同時通過有效的綠化設計,加強司機的視線誘導,減輕行駛造成的緊張。道路綠化的景觀設計,不僅僅是作為分隔帶、行車道的遮蔽帶進行設計,而且要滿足沿途及道路整體的景觀需要。本文著重探討一下園林道路景觀設計的手法。
1.園林道路景觀設計的常用形式
1.1一板二帶式
這是道路綠化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即在車行道兩側人行道分隔線上種植行道樹。此法操作簡單、用地經濟、管理方便。但當車行道過寬時行道樹的遮蔭效果較差,不利于機動車輛與非機動車輛混合行駛時的交通管理。
1.2二板三帶式
在分隔單向行駛的兩條車行道中間綠化,并在道路兩側布置行道樹。這種形式適于寬闊道路,綠帶數量較大、生態(tài)效益較顯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綠化。
1.3三板四帶式
利用兩條分隔帶把車行道分成三塊,中間為機動車道,兩側為非機動車道,連同車道兩側的行道樹共為四條綠帶。此法雖然占地面積較大,但其綠化量大,夏季蔽蔭效果好,組織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決了各種車輛混合互相干擾的矛盾。
1.4四板五帶式
利用三條分隔帶將車道分為四條而規(guī)劃為五條綠化帶,以便各種車輛上行、下行互不干擾,利于限定車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積不宜布置五帶,則可用欄桿分隔,以節(jié)約用地。
2.園林道路景觀設計的主要手法
2.1行道樹綠帶
行道樹以喬木為主。喬木的樹型、品種和間距都應根據干道的性質而定,應選擇遮蔽效果好、分枝點高、速生、樹型優(yōu)美、適合城市道路環(huán)境且對行人不會造成危害的樹種。道路兩側的樹木,在形成道路景觀的空間層次的同時,也構成了道路的特點。道路較窄的宜選擇樹冠較小的喬木,道路較寬的宜選擇樹冠豐滿、樹型優(yōu)美的喬木。
2.2分車綠帶
分車綠帶在設計上應采用大手筆。在現(xiàn)代城市中,汽車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道路的使用者為駕駛員或乘客,分車綠帶的綠化設計必須符合這類人群的視覺特性和規(guī)律,以提高視覺質量。每條分車綠帶的植物品種不宜太多,分車綠帶的圖案變化在一般的城市道路中以50~100米為宜,不宜以叢植的方式種植灌木,盡量采用行列方式種植,圖案也應簡潔大方,避免形成急劇變化的跳躍感,減輕用路者的視力疲勞,適當配以開花的灌木和宿根花卉,給整條分車綠帶帶來鮮艷、明快的顏色。位于交叉口的分車帶及導向島需考慮到安全的因素,一般不宜種植喬木和較高的灌木,應選擇適當的地被,以保證拐彎車輛及過路行人的安全視距。
2.3人行道綠地
人行道旁綠地應根據相鄰用地性質、防護和景觀要求進行綠化設計。位于商業(yè)區(qū)的綠地宜采用規(guī)則式種植,并將綠地適當地斷開,創(chuàng)造一些開放和封閉的空間,使綠地與建筑形成一個整體。兩種空間的交替出現(xiàn)形成了城市綠地景觀中的韻律感。位于居住區(qū)旁的人行道綠地宜采用自然式種植,由于居住區(qū)內人的活動較為頻繁,為了減少道路行車的尾氣、噪聲對居住環(huán)境的影響,在人行道綠地應多種植喬木。由喬木、灌木和地被組成人工化的自然群落,產生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同時植物種植方面不宜太瑣碎,喬木種植宜疏密有致,品種切忌雜亂無章,應以一兩種喬木作為基調樹種,再適當地配置小喬木、灌木,地被采用成片種植,形成大色塊,在綠地寬度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綠地內可形成一定的緩坡,使整個人行道綠地更加生動,接近自然。
2.4護坡綠化
護坡綠化就位置不同可分為上護坡和下護坡綠化。上護坡綠化指由開挖土方所形成的路面以上的坡面綠化。為了減少土方量,此類坡度一般較大。按栽植條件不同可分為植被坡和非植被坡。植被坡過去采用藤本攀緣類植物進行垂直綠化,現(xiàn)在已逐步使用了草坪噴播、草坪植生帶等新型手法。非植被坡(石質坡)的綠化常采用藤本攀緣類植物綠化。下護坡綠化指由土石方堆填路基所形成路面以下兩側的坡面,此類坡面由于是人為的虛方壓實坡,因此坡度較上護坡小土質好,硬化處理少。主要采用種植池槽綠化為主,可選擇植物有爬墻虎等。
3.園林道路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的要點
3.1喬木的選擇
喬木在街道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要盡量采用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或花型、葉型、果實奇特,或花色鮮艷,或花期長),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干;生命力強健,病蟲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費用低,花、果、枝葉無不良氣味;樹木發(fā)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qū)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葉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掃;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枝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于30度,葉片緊密,有濃蔭;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有一定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
3.2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車行道的邊緣與建筑紅線之間的綠化帶),可遮擋視線、減弱噪聲等,選擇時應注意采用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
3.3地被植物的選擇
目前,北方大多數城市主要選擇冷季型草坪作為地被植物,根據氣候、溫度、濕度、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宜的草坪草種是至關重要的。
3.4草本花卉的選擇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點部位點綴,不宜多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道路綠地具有改善城市環(huán)境、凈化空氣、防減噪音、改善小氣候等功能,起著其他城市設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城市的道路景觀設計應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點環(huán)節(jié),根據不同道路功能特點,充分考慮道路空間的變化,打造出適宜的園林道路景觀,豐富人們的視野。